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36氪凭什么赴美上市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三四年前,创投热潮涌动。

  坊间曾有一个段子是这样描绘那些有着创业梦想,并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群像的:他们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知乎果壳关注无数,以及36氪每日必读。

  生动形象的同时,又恰如其分。马云、张小龙高居神坛是创业偶像,36氪则作为科技新媒体、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内容、资讯、数据等等,是洞察趋势让人先看到未来的耳目。

  也正是用户的“每日必读”,构成了现今36氪媒体业务先于集团其他业务冲刺上市的基石。

  日前市场上传来消息,36氪媒体业务(36KrHoldings Inc., 36氪控股)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根据招股说明书,其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增强内容产品,扩大业务服务范围、客户群和服务深度,提高数据分析和技术能力,补充营运资本等。

  从当下资本外部环境上来看,这并非是个最佳的时间点,且上市消息流出后,业内也不乏相关不看好声音。不过细究36氪招股说明书,或许能一窥其逆势赴美IPO的底气。

  国资背书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19年9月份也就是IPO之前,36氪发行了3999万股D股优先股,获得了Lotus Walk Inc., Nikkei Inc.,Krystal Imagine Investments Limited, Red Better Limited 和Homshin Innovations Ltd.四家公司规模2400万美元的融资。

  市场上有消息称,其中Lotus Walk Inc.系字节跳动旗下公司。根据该消息,字节跳动不仅以旗下子公司投资了36氪,且本次融资过后,双方有意在内容层面展开合作。不过对此,字节跳动方面以不予置评,给出了回应。

  围绕36氪资本运作,引发业内关注的还有下者。

  在上述资本运作同时,36氪还与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非约束性条款购买价值500万美元的股份,与中国移动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订非约束条款购买价值1400万美元的股份。

  这都可以理解为36氪为赴美IPO做足了准备,并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以媒体业务上市的36氪未来发展。

  一个事实是,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通过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36氪凭什么赴美上市

  而目前不少从事内容资讯行业的公司,包括以36氪为代表的多数科技新媒体玩家等尚未能拿到这一牌照。虽说互联网发展至今,很多领域都体现了市场先行先试的特征,取得相关牌照与否并未过多影响公司运营,但合规化会是后续市场竞争的一大利器,也是彼此都需要努力争取的方向。

     内容资讯创业公司获牌正规化运营,这是大势所趋。

  随着36氪与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入股协议,这会为36氪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提供很大帮助,除了有国资股东背景背书之外,更关键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背后是中央财政与中央网信办,后者正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发证单位。

  换言之36氪拿到牌照或许相对其他内容资讯平台,会更加顺利,也意味着36氪上市之后,如果很快拿到牌照的话,依靠牌照优势,其想象空间亦会更广。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36氪的投资团队已堪称豪华,拥有小米、滴滴等新经济领域的明星企业,还有中移动、日本经济新闻等,不仅拓宽了36氪的业务合作空间,亦有利于36氪内容出海。

  并不亏损

  在36氪披露招股说明书后,其随之公开的财务数据,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36氪控股在2019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为4990万元(约合730万美元),净亏损为4550万元(约合6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则为831万元。

  这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36氪同样陷入了科技新媒体的盈利困境,未能摸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不仅陷入亏损且亏损持续扩大。

  但事实并非如此。

  原因在于,36氪于2019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并不是业务亏损导致,而主要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其招股说明书将对于发放期权的行为记录为亏损项目。

  据了解,36氪控股招股书是按照USGAAP的原则来审计的,会计会计入很多非经营性的损溢,而公司实际业务的经营损溢参照non-GAAP报表更准确。

  事实上,类似的由于期权补偿、股权激励等非经营损溢导致公司财报中出现巨幅亏损,这在美股上,很常见。

  比如拼多多在上市后首份财报中一次性计算了此前面向全体员工发放的股权激励,这直接使得其当季2018年Q2财报出现了净亏损64.94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了58.28倍。

  趣头条亦是如此。其上市后首份财报即2018年Q3财报中,趣头条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7.416亿元,远超出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80万元,主要原因是财报中计入人民币7.177亿元的股权奖励支出,这也直接导致趣头条亏损扩大,其当季净亏损为10.33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仅为1150万元。

  显然这些亏损数据并不能真正代表公司业务运营情况,只是正常的财务操作。

  那么剔除非经营损溢,用non-GAAP口径来看36氪过去两年的经营情况:2017年调整后净利润1300万元,2018年调整后净利润4600万元,较2017年增长了256%,实现调整后净利率15.3%。

  且即使考虑了期权补偿调整的因素,36氪在2017年和2018年也都是盈利的。体现在招股说明书上,2017、2018年36氪分别获得净利润79万元、4052万元。

  不难发现在公司实际业务经营层面,36氪一直是盈利的,其盈利能力不仅不是外界部分声音认为的欠缺,而是充分,且高速增长。

  转型破局

  外界之所以会对财报中的亏损数字很敏感,正是在于当下收紧的资本环境更看重的是公司标的的盈利能力。

  上市时机或许对于一个还在讲故事,短时间难以盈利,拼的是未来盈利预期前景的公司很是关键。但对于一个盈利模式很健康的优质标的来说,资本市场的时间窗口是永远打开的,其选择不是最佳的上市时机,影响权重并不高。

  不同于上市时还深陷亏损的多数中概股公司,依照上文,36氪赴美IPO时,其收支状况是正向的,其已经在2017和2018年保持了连续两年盈利,这在中概股公司IPO时很少见。

  此外从招股说明书上显示,36氪正在进入营收增长上行通道。

36氪凭什么赴美上市

图据深响

  数据显示,36氪收入规模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2018全年收入2.99亿元,比2017年的1.2亿增长了148%。同时2019年上半年完成2亿元的收入,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179%。

  其中,线上广告服务费曾占据了营收的绝大多数。不过2019年上半年以来,企业增值服务收入超过线上广告费用成为营收主要来源。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企业增值服务费用方面的收入为1.01亿元,占到总收入的50%,而线上广告收入为7947.7万元,从2018年末的58%下降到了39%。

36氪凭什么赴美上市

图据:深响

  这也预示着,36氪已经从一个依靠广告收入为主的公司正在转型为一个企业服务公司,并获得一定收效。

  众所周知,内容资讯创业公司传统的营收模式主要就是依赖广告,这是行业存在已久的天花板。谁能破局,自然就能拿到更广的想象空间。

  一个背景是,36氪并不是业内第一家寻求登陆资本市场的科技新媒体创业公司,在其之前,已有玩家有所尝试,但资本并未表现出追捧以至结果不甚乐观。

  赴美上市的36氪能否走出不一样的轨迹,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