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虽不是国家法定节日,但在这一天全球科技圈中许多“大事件”尽情地集中释放,俨然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大日子。超前的科技新产品和“黑科技”,不仅冲破行业、突破国界,更有玩转宇宙之势。尽管许多人对4月1日当天的科技新闻下意识的否定,但科技公司依旧乐此不疲在一本正经的发布“假”消息,自黑爆料根本停不下来。
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今年国内外科技公司经典的愚人节营销案例,感受互联网时代独有的狂欢气息。
Google:全球第一款真·现实头盔
Google发布了Cardboard Plastic真·现实头盔,这款迷之现实头盔有着高度的沉浸感,极轻的质量,防水的设计,无限续航能力,能与全球任意一款App完美兼容,甚至没有任何卡顿和延时。将打造成全球首个实现“现实实境”的头戴式观看器,拥有4D全景视角、360度环绕立体声、20/20分辨率,并配有先进的仿真触觉效果。
脑开指数:★★★★☆
不得不说,Google在开发VR技术上越走越远了,一个透明的塑料壳,戴上后看到的依旧是现实。这款“所见即所得”的科技产品,让用户直接返璞归真,看来Google已经将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弃之不顾。
腾讯:QQ浏览器发布全球首款智能浏览设备
QQ浏览器本次推出的产品形态更像普通墨镜,但植入了全新的VR浏览及生态识别等技术,用户只需要进行指纹生态登录,便可进入VR浏览器模式。即可感受由QQ浏览器提供的资讯、娱乐、办公等多场景内容,是全球首款VR浏览器设备。
据称,此款VR浏览设备,将改变对资讯、新闻的浏览方式,用户只需戴上设备进入浏览器界面,便可看全景新闻,同时浏览器还将对新闻进行真假辨别,每一条新闻都将有真假性比例显示。同时对影视内容的浏览,通过此款浏览设备也能分析剧中产品的成分、售价及购买渠道等等。
除了资讯浏览以外,QQ浏览器的VR浏览设备还能为用户提供真假辨别、空间模拟穿越、虚拟人生等多种模式及功能。
脑开指数:★★★★★
尽管QQ浏览器脑洞开得有点大,在当前条件下实现起来较困难,但这些新模式、新功能完全颠覆和刷新了用户使用浏览器的眼界,QQ浏览器与VR硬件设备的结合,代表着VR浏览器前瞻性探索,沿着这个方向未来浏览方式将大不同。
阿里巴巴:阿里云黑科技Me2
阿里云在愚人节前夕宣布,旗下实验室S-Lab已经完成对大脑的完美同步,可以将大脑数据化,上传至云端。不光是记忆,甚至是IQ和EQ都可以同步。研发团队将这一技术称为Me2,意思是我们在数字世界中的另一个自己,用意念就可以控制的“世界上另一个我”,阿法狗之类的已经太低端,Me2可以帮助你完成在虚拟世界里的一切事务。
脑开指数:★★★★☆
阿里云Me2提出的一个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和一个活在数字世界中的我,为人类在数字世界中“分身有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也将是未来云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百度:推出理财机器人AI DU
愚人节这天,百度也“发布”了一款新产品:超级理财机器人AI DU。超级理财机器人AI DU拥有智能化的超级理财系统,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分析、信息筛选的智能打造出专属理财方案。据透露,百度推出得超级理财机器人金融系统还将纳入UBS瑞银集团、RBS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全球主流高端银行进行跨国理财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的全球理财服务。
脑开指数:★★★★☆
百度AI DU的推出,理财将走向定制化、专业化、人格化,既是未来人们的私人理财顾问,又兼具大数据处理功能,用人工智能技术更新用户理财体验,未来可期,但科技感可以再开一点。
搜狗:推出“膜膜打”手机膜
今年,搜狗继续围绕输入问题出击,推出了一款能够通过打字为手机充电的手机膜,名为“膜膜打”。乍看之下,这是一张非常普通的手机膜,但是用户在使用搜狗输入法打字的过程中,“膜膜打”会自动开始采集能量,对手机进行充电,让每一次的手机敲击都不浪费。
脑开指数:★★★★☆
小科技大应用,搜狗“膜膜打”的推出,旨在解决用户使用手机过程中的刚需,能量转化原理打破了传统手机充电方式,为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去哪儿网:宣布成立“太空事业部”
去哪儿网宣布成立“太空事业部”,整合全球太空旅游供应商资源,开展太空旅行的主题旅游项目,太空事业部由度假事业部CEO高兴负责,直接向谌振宇汇报,甚至去哪儿网还开通了太空游二级域名:taikongyou.qunar.com。
脑开指数:★★★★★
未来,遨游太空将不是梦,尽管现在还停留在梦的阶段。去哪儿网太空旅游项目的推出,将高空跳伞这个高空娱乐项目变得更高大上,可预见的是,未来对太空旅游的开发将更加多元且更接地气。
诚然,在近几年愚人节正成为科技公司一个新的营销窗口,通过话题性的传播提供一个宣传技术储备、比拼新鲜创意的契机,在虚实难分的发布信息中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在嬉笑怒骂间传递品牌的形象。同时,透过科技公司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在当下没有实现可能性的前提下,能够发现“黑科技”实现的难点和用户的槽点。事实上,科技公司的脑洞大开,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设备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结合,有一天成为现实并非没有可能。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