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抗疫“粮草”梗阻的节点,确实不容易,任务重,困难多。公众对此应该多一些理解,相关部门应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只要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打通抗疫物资送达的“最后一公里”,让公众的捐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捐了那么多东西怎么还缺?”“物资捐赠卡在了这里?”连日来,针对防控疫情的“粮草”难以迅速送达,导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院“喊渴”,媒体连续发问。
问题出在哪里?在日前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武汉一名官员坦承:“相关工作存在一些差距,如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等。”
当前,防控疫情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治病救人则是防控疫情的重中之重。作为治病救人的生力军,广大坚守阵地的医护人员最需要配全基本的防护设备,比如医用口罩、防护服等。目前,仍有一些医院纷纷表示医用物资告急,亟需驰援。
将“粮草”及时送到医生手里,刻不容缓。早一日送达,就能早一日解决医生的燃眉之急。日前,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做好保障供应工作是防控疫情必要条件。对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要加强全国统一组织生产、调度和分配,优先保障武汉等重点地区需求;对国家统一调度的,任何地方不得截留。”目前看,各地支持武汉的物资源源不断,梗阻并不是发生在物资去往武汉的路上,而是发生在武汉接收之后,如何调度和分配,确实值得关注。
拿什么解决“周转不够快、调拨不够及时”等难题?如果人手不够,无力和无暇顾及,应尽可能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把分配物资当成一件大事来抓。此外,最重要的是改变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据武汉官员称,(外界)捐赠的物资和红十字会在官网上发布的急需物资在品种、型号、标准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对应。这种不对应,责任不在捐赠者身上,而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或者沟通机制失灵。
为此,可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及时发布消息。继续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增强发布权威性针对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形成多层次持续释放权威信息的格局。目前看,湖北方面每天固定举行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披露信息,答疑解惑,效果较佳。信息发布越及时,越准确,越全面,就越能展现效果,从而减少误解、平息质疑。与此同时,湖北官员积极接受媒体采访,也是回应社会关切的一种方式。这种常规性的制度安排只要保持下去,就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另一个是及时“采集”信息。当前,大数据应用广大,只要用心用力,便不难“采集”到真实的民意。1月31日,百度搜索高级总监赵世奇在央视新闻《共同战“疫”》直播间里介绍,基于搜索大数据,百度针对用户普遍关注的防疫知识、疫情进展以及谣言,在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权威媒体或者学者专家合作进行解答,确保科学、权威信息的快速传播。平台能做到,职能部门同样能做到——主动知道民众想什么,真实了解医院缺什么,有的放矢地解决,自会减少隔阂、消除误解。
在现代社会,改变信息不对称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真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月31日,总台央广记者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并到被临时征用为仓库的展馆采访了正在现场指挥调度货物紧急派送工作的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据胡亚波介绍:“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工作队伍,在每个医院具体精准地核查。”“科学调配是一个最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们的力量还是不够。”
由此可见,打通抗疫“粮草”梗阻的节点,确实不容易,任务重,困难多。公众对此应该多一些理解,相关部门应动员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只要集思广益,凝心聚力,打通抗疫物资送达的“最后一公里”,让公众的捐赠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前,湖北有官员提出:“到了武汉的物资,两个小时之内必须分配完毕”,同时,“每天晚上最后一定要追踪到了哪个医院,收了多少,确认这个数字之后,一天这个方面的工作才算是完成。”日清、日结,这是好的制度设计。对捐赠物资负责就是对爱心负责,也是对亟需物资的医院负责。查缺补漏,在推进中完善,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把好事办得更好,相关部门一定会做得到!
来源:贵州日报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