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新基建加速起航,华为云为政企复工添底气

  【天极网IT新闻频道】新基建,是当下复工复产基调下的一抹亮色。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科技抗“疫”无疑是主旋律,科学复工也引导着社会稳定运行,不难看出,科技对战胜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基建,正是将科技融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打开一个信息数字技术牵引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信息中心携手华为公司,联合各方共同启动了抗击疫情的“数据长城”计划,这项计划将助力政企实现安全高效复工复产。

  同时,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也正式上线。作为一个全局性疫情管控平台,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以华为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能力与生态伙伴丰富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为驱动,覆盖疫情特殊时期全场景、全领域的监管治理,通过“政府治理端、企业管理端、人员监控端”的实时对接,助力政府企业打赢疫情防控和快速恢复安全生产两场战争。

  新基建不仅仅展现了5G时代的科技张力,对很多行业而言,新基建意味着新红利与新机遇。结合新基建趋势,在推进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华为云也将要打造的标杆性线上城市治理平台,这个新构想将以城市治理与创新为出发点,围绕城市建设场景与主体业务需求,将引导人们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构建具有前瞻性的“城市智能体”。

  “硬核”复工,打赢经济保卫战

  要推动复工复产,各级政府需要掌握企业存在的困难,并追踪到个人情况。其中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精准”。政府在当下存在“三大痛点”。

  第一大痛点——政府需要精准掌握当地疫情形势。虽然每天都在大量汇集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原有管理手段下,无法对风险人群的流动监控管理,也无法对数据进行充分分析,进而给出防治工作指导意见。

  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个全方面且立体的全域疫情智控平台,让政府能一目了然地观察、防控疫情。

新基建加速起航,华为云为政企复工添底气

  横街镇隶属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共有19个村,超过2.8万本地人口。作为浙江省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的试点单位,该镇在2月28日利用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不仅很快精确统计了横街镇19个村的固定人口疫情信息,还精准地统计了该镇外来流动人员的疫情信息,为复工复产提供做好了的准备。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直辖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45.5万,也通过使用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将社区网格员批量排查统计上来的数据,汇总、分类、分析,及时显示在长春市二道区智慧平台管理中心的指挥平台上,由相关部门按需调取,研判疫情形势,极大地降低了基层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感染风险。

  不仅如此,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还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华为云WeLink智能协作平台,以解决政企远程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疫情数据及时汇总和展示的需求。数据显示,目前,该地区WeLink开户数已超过3000,实际安装数为1742,覆盖全部网格员,日活跃数量为164,会议时长达731分钟。

  第二大痛点——是政府如何助力企业加速复工复产。按常规,政府相关部门要审批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多部门协作,流程长,耗时耗力。同时,由于企业的员工分散、资质认证复杂,也将拉长复工复产的时间。这一点对于那些具有大量中小微企业的省市地方尤其突出。

  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给出的方案,则实现了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申请线上办理,无需人与人面对面接触,也无需企业来回跑批,加快了复工复产进程。

新基建加速起航,华为云为政企复工添底气

  比如企业数量众多的江苏省。自2月25日起,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正式启用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的企业复工线上办理系统。启用当天,就有1902家企业在线提交申请获审批,之后每天约新增1000家企业复工申请。

  把流程搬到线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简单化,在该系统中企业只需填一张表、拍几张照,就能完成线上申请,而当收到“您的材料已收到,可复工”短信通知的时候,企业即可复工。而政府审批人员只需在WeLink客户端进行审批,这样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复工效率。

  这样高效复工复产的情况在许昌市更为明显。许昌是河南省民营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河南的温州”,有规模以上企业近两万家。为支持许昌顺利复工复产,华为云为许昌市提出了“端管云”的边云协同理念,为许昌市政府提供了可视化实时动态分析管理平台,助力许昌市政府更快制定行政管理决策,更好应对返工期间机构治理的时效性考验。

  2月24日,许昌市正式上线基于华为云的“企业复工复产疫情管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企业通过线上办理系统,在电脑端完成实名认证,信息自主上传。政府人员则可以随时查验,准确收集、处理各地复工场景下重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

  这套方案解决了返工大潮的基层疫情防控治理痛点,降低了一线基层干部工作压力,让政府可有效掌握区内市场主体真实信息,利于后期监管。

  使用企业复工线上办理系统的还有湖南省常德市。2月25日,湖南省常德市经开区管委会正式启用该系统。该区负责人称,如果没有华为云,要弄清该区所在地规模以上188家工业企业的复工情况,按照过去的做法,即便把区府所有的人都派出去,也未必能够做到准确而且快速地摸排。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能解决基层疫情防控治理痛点,降低一线基层干部工作压力,提升效率。

  第三大痛点——是各地政府如何为当地学校复课做准备。与企业复工复产不同的是,推动学校复课更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局需对多个学校统一监管,实现数据全覆盖。二是学校需配有精准的测温设备以及额外配置PC机、桌子等设备。三是生产设备的厂家多,现有产品多不符合要求,且报价复杂。四是多数厂家交付难度大,需要协调的人力、物力多。

  基于对孩子的健康安全高度负责,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也提出了一套方案,其优势在于:设备一体化,异地监管,报价简单,交付快。可以说,它完美解决了各地政府助力复课的“痛点”,为复课准备留足了“时间窗口”。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政府为推动复课,决定紧急立项财政拨款采购一种疫情防控设备及系统,安装到所辖的30所中小学,但要在不足一个月之内,找到符合要求的设备和系统,工作难度很大。

  就在锦江区政府着急之际,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为复课提出了一种“端+公有云”的集成方案,并在3月15日上线运行。

  这个集成方案中的端,可以理解为前端温测设备。公有云,则是指一系列的云端数据处理,包括疫情防控平台提供的后台IOC数据看板、温测告警和健康打卡数据,以及具有打卡、考试、实时通讯、远程会议等功能的疫情防控客户端WeLink。

  华为云的底气与城市智能化变革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在防疫和复工之间,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现在,全国各地正通过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实现了个体、企业(学校)、监管与设备全场景的复工复产管控的无缝联接。那么,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为何能如此有底气地给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提供“指南”?

  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的主要框架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全局运营IOC和疫情决策仪表盘。简单来说,也就是仅用“一张图”就帮助政府掌握了疫情数据、区域分布、卡口排查、最新动态等信息,让疫情态势一目了然,支撑了政府快速决策。

  同时,该平台还拥有五个核心模块,分别是复工监管审批模块、疫情自管理模块、社区园区疫情管控模块、出行管理模块、企业服务模块。这五大模块能因地制宜,有效帮助政府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的指挥调度,并能跟踪任务落实情况。

  具体而言,复工监管审批模块,可以让政府实现从企业复工申请、审核、备案到企业复工后的日常督查、统计分析的全程监管,而企业则可以通过该系统快速健全企业组织信息,开展自查自纠,保障企业复工全流程的完整和安全。

  疫情自管理模块,重点在全面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和通行情况,实现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让安全责任人到管理者实时掌控,及时处理风险,让复工复产风险一个不漏。

  社区园区疫情管控模块,通过监控实时体温监测、口罩识别、风险人员、人群聚集、人员关爱等情况,对应发送“电子通行证”,并且每日刷新,让管理人员对社区园区疫情动态全知道。

  出行管理模块,是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实现人员管理分层、人员管控责任到人,无风险人员可凭借统一“电子通行证”作为城市出行的基础凭证,消减流动风险。

  而在企业服务方面,该平台还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办公系统、企业间写作设计系统、云采购系统、企业服务品类定期迭代。可谓知企业之难,开箱即用。

  基于这样的框架和模板,该平台集“全局性”、“实战性”、“实时性”和“实用性”四大特点,提供高速稳定的云端联接网络、贴近客户的本地化服务,全面助力各行各业有序、精准、高效复工复产,实现人员从小区到单位、从工厂到园区,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交错等多个层面的整体监管,不留死角。

  某种程度而言,华为推出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可以看成是在疫情这个极端压力场景中,“倒逼”城市从简单“上网”到复杂“上云”,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在这个转型中,无论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需要适应以云、5G、AI、大数据代表的“新基建”在社会治理、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开启智慧新生活。

  下一步,国内许多城市,比如成都、许昌、常德、常州、长春、台州、昆明等地,将依托华为云在助推复工复产领域上的创新成果,即依托华为云复工复产大管控平台,进一步展开与华为云的合作。

  华为云将持续以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为政府机构、中小企业及生态伙伴保驾护航,全力加快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人工智能在政府服务、社会治理的建设和应用,以无所不及的智能与联接,融合城市治理经验,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构筑“智能智慧城市智能体”而智能“智慧城市智能体”正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