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阿里腾讯撕破脸皮 移动生态之战白热化

  [ 目前微信支付的人数已经达到约2000万,并且以每日新增20万用户的速度成长,这个数字足以让阿里忧虑 ]

  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与腾讯集团(00700.HK,下称“腾讯”)之间的战争,在无线端再次升级。22日,阿里旗下手机淘宝正式关闭了微信通道。这意味着,用户将无法通过微信中发布的淘宝商品或店铺链接进行购物。

  “微信一天不安全,我们一天不开放。我们只对安全开放。”昨日,阿里官方向《第一财经日报》称,关闭微信通道是基于保护用户安全。微信方面则向记者回应称,淘宝这种强制封杀的做法,伤害了用户的沟通体验。

  尽管以安全或体验为名,但大部分第三方观察人士认为,两者的封杀与反封杀事件,更多地折射出移动生态圈的竞争态势。

  阿里意在“再造淘宝”

  阿里对微信的第三波封杀令后,点击微信中发布的淘宝商品及店铺链接,会跳转到手机淘宝的下载安装页面,用户必须安装手机淘宝才能进行购买。而此前,用户可以通过直接点击商品或店铺链接进行购买。

  手机淘宝负责人对此表示,近期有大量用户反映,点击微信朋友圈或营销账号发来的链接,结果进入了假淘宝店,落得钱物两空;有的用户甚至误入钓鱼网站,导致支付账号和密码被套取,银行卡里的资金被盗空,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该负责人称,关闭微信通道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消费者上当受骗,同时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手机淘宝和公众账号平台“微淘”近期也会开放更多API接口给外部优质可靠的商家和客户。

  值得关注的当然是后者,今年,阿里提出无线“ALL IN”战略,一脚踏入社交领域,推出新一代好友互动平台“来往”;而其第二手棋,选择落子在自己擅长的电子商务领域。10月28日,阿里旗下无线事业群宣布,手机淘宝内部“闭关”封测长达半年之久的公众账号平台——微淘全面对外公测。

  “目前手机淘宝仅在客户端上的用户就已经突破了3.2亿,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阿里资深副总裁吴泳铭曾向记者表示,这将成为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造淘宝”的开始:手机淘宝将从类似PC的购物渠道,真正变成商家经营客户的良好工具。

  阿里对微信的“封杀”不止于此。包括新浪微博、虾米音乐等多家“阿里系”相关互联网产品都关闭了微信通道。记者打开虾米音乐看到,虾米音乐已把“分享到微信”的按钮取消,改为“分享到来往”;新浪微博最新版手机客户端也取消了“分享到微信”的按钮。

  对于淘宝的封杀,腾讯方面发给记者的回应则称,微信、易信、Line,包括来往,业界每个通信社区类APP都会有用户发表的链接。淘宝这种强制封杀的做法,伤害了用户的沟通体验,令人遗憾。“微信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和众多B2C商家都保持良好合作。”

  对于未来何时重新打开微信通道的问题,上述负责人称,这取决于微信方面什么时候能够补上自己的安全漏洞,让用户的利益不再受损。

  移动生态圈之争

  事实上,这已经是阿里与腾讯之间第四波公开的封杀与反封杀事件。

  今年7月底,阿里暂停了微信第三方应用服务,屏蔽微信淘宝客类营销的数据接口,当时阿里称,由于这类营销账号对用户形成了骚扰,并且也存在支付安全问题。

  紧接着,8月中旬淘宝发布公告称,将在1个月内全面屏蔽能够指向其他网购平台的外链二维码图片。

  而在天猫“双11”前夕,来往发布公告称,微信等以安全为名屏蔽了所有带有“来往”后缀的链接。

  电商专家鲁振旺曾对记者表示,这是因为“阿里与腾讯都瞄准了下一个蓝海——移动电商与移动支付市场”。例如,目前微信支付的人数已经达到约2000万,并且以每日新增20万用户的速度成长,这个数字足以让阿里忧虑。

  鲁振旺称,对于阿里而言,微信能够串联起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等各个环节,已经威胁到阿里生存的根基;对于腾讯而言,微信目前已建立起竞争壁垒,来往在用户基础、产品设计等方面差距很大,但互联网市场瞬息万变,微信也将来往视为最大的威胁。

  “互联网是无边界的行业,垄断是它的天然属性。”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认为,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两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圈用户的腾讯为了帮助用户在自己的生态下达成一站式服务,就免不了去构建电商业务;而圈电商的阿里,为了防止流量不受用户其他行为的限制和牵制,希望建立一个真正的闭环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里只有阿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第三方平台想要分流都会遭到封杀。

  在早期,腾讯已经培育起庞大的用户池,并能够迅速地把QQ关系迁移到一个新的社交产品上,从而形成社交产品的竞争壁垒。微信由“沟通”衍生出的附加属性,也让腾讯有了无限种可能:微信支付、移动电商两项业务,实际已经直指阿里腹地。

  “阿里无疑在PC端建立起一个电商帝国,但是移动互联网带来诸多可能性,在移动端再造一个淘宝并非易事。”王祺称。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