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从拓荒者到奠基石 远鉴共建国家多维工程实验室

  生物识别作为近两年人工智能领域“大热C位”的技术,让AI得以不再是单纯的机器人形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现在手机纷纷采用的人脸解锁,还是充当生活小可爱的智能音箱,生物识别技术这两年风头大劲。

  根据美国咨询机构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的预计,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 2015 年的 112.4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33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在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金融交易、社会安全等领域全力推动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工作,产业潜力巨大。预计到2021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40亿元。

从拓荒者到奠基石 远鉴共建国家多维工程实验室

  但目前生物识别技术仍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那就是单一的生物特征认证都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比如,在目前主流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容易被复制、人脸特征易受到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虹膜能成像的距离很窄等等。能否解决现有技术瓶颈成为生物识别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经过漫长的摸索之后,整个行业将目光投向了多维识别。

  多维识别就是将多种生物识别技术融合,以提高生物识别准确率。

  举个例子,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中,声纹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被认为是极具代表性的两种便捷身份认证。首先这两种生物特征与生俱来的,具备唯一性,不易被复制。其次,它们都是易采集且采集隐蔽性较强,无需新增硬件成本还能够被远程操作。这种时候把人脸和声纹深度融合在一起,既能提高识别准确率,又能扩大应用场景。

从拓荒者到奠基石 远鉴共建国家多维工程实验室

  在了解到多维识别的可行性和广泛应用前景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公安部共同组织成立了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远鉴科技凭借自己领先的技术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实验室重要共建单位。

  实验室依托建设单位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主持开展实验室六个技术方向的工作,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共建方,远鉴科技围绕身份识别一体化、精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19项国家研究技术专利的积累,让远鉴科技能够从实际业务场景需求分析出发,针对实验室的课题任务进行全面创新的研究,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强强联合、协同创新”。

  远鉴科技是国内第一批进军生物识别领域的先驱者,更是首个提出多维身份认证概念的人工智能公司。凭借自己过人的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业内绝对领先的声纹识别技术,远鉴科技提出了“声纹识别+人脸识别+X”的多维身份识别与认证系统,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彻底融合。而这套系统也完美诠释了AI行业提倡的“效率与安全”——

  效率:远鉴多维身份识别操作非常简单便捷——用户对着屏幕朗读OTP密码数字串,麦克风、摄像头可以同时采集语音图像信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识别出数字串内容提供给OTP模块验证,同时一个步骤完成多维身份认证中“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达成“所见所闻皆本人”的目的。

  安全:目前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虚假数据、接口,造成了羊毛军团的恶意泛滥。而远鉴科技受公安部相关监管单位及部所属身份核验数据管理机构委托,以法律为依托,提供合法、有效、快速、安全的一站式身份实名认证服务。

从拓荒者到奠基石 远鉴共建国家多维工程实验室

  在意识到多维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后,微众银行率先使用了远鉴科技推出的多维身份识别服务:用户只要对着屏幕朗读OTP密码数字串,麦克风、摄像头可以同时采集语音图像信息,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识别出数字串内容提供给OTP模块验证,同时一个步骤完成多维身份认证中“人脸识别”+“声纹识别”,达成“所见所闻皆本人”的目的。

从拓荒者到奠基石 远鉴共建国家多维工程实验室

  微众银行率先踏出了多维生物认证的第一步后,多家金融支付公司纷纷开始尝试多维认证。这证明了随着未来身份验证场景的逐步的复杂化、多样化,单一的生物识别已经逐渐暴露出无法支撑的弊端,那么多维生物识别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远鉴科技首创的多维认证服务,将会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一大主力风口。

  作为多维生物识别的第一代拓荒者,一路走来,远鉴科技迈过的高山、征服的风浪数不胜数。如今,开凿出一条花路的远鉴科技已经成为了多维生物识别领域不可或缺的坚固基石,

  “让每一个人在可信的网络世界里快乐生活”——远鉴科技正在为自己的愿景而努力。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