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P2P“兜底”表面下潜伏的巨大危机

  11月30日,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意味着银行存款将只保障50万元以内金额,银行存款已经“不兜底”,而对于P2P网贷来说也有一场“兜底”与否的争论。

  前段时间,贷帮网因为出现坏账选择“不兜底”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投资人质疑平台不负责任,可能造成资金损失,而P2P平台中也陆续开始出现无法解决坏账时,以平台自有资金进行垫付的“兜底”案例。“兜底”到底是保障安全,还是一种风控缺失的无奈呢?

  知名P2P平台陆金所在之前率先宣布将进行“去担保化”,可以说是较早宣布“不兜底”的平台,那么“不兜底”了平台是否就不安全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11月26日举办的中国支付清算与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透露,陆金所年化坏账率为5%-6%,依靠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较易的消化掉。从金融角度来说,金融产品出现逾期与坏账是不可避免的,但健康、良好的金融运行与风险控制的目的正是来缓释与处置逾期及坏账,在实际金融运作中这不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出现逾期或坏账并不是非要机构或平台来“兜底”,因为有非常多的风控方式可以覆盖与解决问题。

  据银监会某官员透露,针对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红线就是平台不能自担保,也就是“兜底”。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对P2P网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门槛与要求,具备缓释与处置逾期及坏账是P2P网贷平台的基础风控能力,风控机制缺失造成的不得不“兜底”是不成熟的金融运作表现。

  某P2P第三方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监管政策要求“不兜底”必然是有原因的,成熟的风险控制完全可以“不兜底”来覆盖坏账或逾期等极端情况,“兜底”不属于风险控制手段。

  该负责人还表示,市场上蔓延的“兜底”能促进平台加强风控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平台风控机制健全,逾期与坏账都是在风控处置范围之内,平台也就不需要“兜底”,出现“兜底”情况反而说明平台的风控环节有所缺失,无法处理逾期、坏账等极端情况,过往项目中可能还会隐藏着巨大风险。所以“兜底”不能成为增信要素,反而有“兜底”发生更应该警惕其它潜在未暴露的风险。另外“不兜底”本身需要去看平台是否具备“不兜底”的风控实力与处置能力,目前行业内比较稳健成熟的P2P平台全部为“不兜底”模式,因为有更加成熟健全的风控体系,反而比一句“兜底”的更加安全。

  据了解,作为P2P网贷较为集中的北京,即将成立具有官方背景的网贷行业协会,其中经过金融主管部门严格筛选审查后,有若干家平台成为会长级单位,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必须具备健全成熟的风控体系,严格遵守银监会监管红线,不能自担保,也就是不能承诺“兜底”。

  客观来看,“兜底”是解决平台一时问题,但同时暴露出更大的潜在危机。100%本息保障,平台承诺兜底,对于平台风控建设来说毫无价值,反而成为很多非法平台的宣传噱头,也会让一些风控不力的平台因为兜底过多而资金链断裂。

  某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有一些投资人将“不兜底”看做不负责任,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不兜底”是一个结果,并不意味着平台会不负责任的放松项目审查与风险控制,“兜底”都是短利的,对于风控不健全的机构,“兜底”的开始意味着金融绑架,如若再遇到风险还是要继续“兜底”,有资源的可以通过增资来缓释解决,但大部分可能就会走向倒闭,这种案例行业内已经不新鲜了,P2P洗牌期已经到来,“兜底”平台的出现说明已经在风险边挣扎,切不可盲目崇拜“兜底”。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应该更加强化风控体系,“兜底”只是一时之快,从金融发展与结果来说,目前中国P2P平台迎来了兑付高峰期,逾期与坏账开始加大出现,这也是一面非常好的镜子,风控缺失的平台无奈选择“兜底”,而风控健全成熟的平台可以很好的处置风险与坏账,优劣平台间的差异开始显现。投资人需要仔细看清“兜底”的背后是什么,用“兜底”与否作为安全判断,那样离风险就不远了。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