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51CTO创始人兼CEO熊平专访:疫情催化IT在线教育崛起 打造2B+2C模式保持长期竞争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在线教育需求激增,用户规模达到3.51亿人;同时,在线教育渗透率大幅度上升,市场规模达4858亿元,增速上升至20.2%。高速发展之下,在线教育平台要怎样保持竞争力?可能会面临怎么样的瓶颈?疫情等焦虑驱动下的在线教育能否持续发展?我们就这些行业关注问题,采访了行业典型企业——北京无忧创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CTO)创始人兼CEO熊平。

51CTO创始人兼CEO熊平专访:疫情催化IT在线教育崛起 打造2B+2C模式保持长期竞争力

51CTO创始人兼CEO:熊平

  发展历程·从知识分享到在线教育的突围

  51CTO是从知识分享逐步发展成为在线教育平台的一个典型,该平台的发展历程完全顺应了在线教育的行业步伐。截至2020年,51CTO平台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注册用户的学习转化率达到30%。熊平先生表示,51CTO成立于2005年知识分享平台发展初期,抓住了知识分享平台的流量红利。至2013年前后,知识付费概念兴起,51CTO也逐渐进入了在线教育行业,结合积累了15年的品牌经验和用户沉淀,51CTO很快就收获了众多“粉丝”。

  知识教育平台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往往会采取垂直领域纵深的发展策略,以实现轻资产的业务发展模式。现阶段,IT类在线教育平台发展最为成熟,其中51CTO成功突围。熊平介绍道,51CTO之所以发展比较好,是因为平台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换言之,51CTO平台不只采用了行业通用的知识营销模式获客,还通过打造精品班课程培训实现口碑裂变。目前,该平台已经吸纳了超过1万名来自产学研的资深高知人士,开设了超过2万门IT领域精品课程,覆盖了IT技术的各个工种以及各个工种的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复购率。

  持续突破·从2C迈向2B的商业模式

  随着行业的发展,知识教育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这种情况,51CTO在保持C端用户复购率的同时,打开思路,切入B端用户。熊平先生提到,与其他在线教育领域略有不同,IT在线教育平台掌握了B端和C端的双重优势。从C端来说,如Python、SQL等数据技能已经开始普遍成为各行业行位的加分项甚至必修课,IT类技能学习是目前个人消费者最需要并且最愿意付费的项目之一。51CTO已经覆盖了超过2000万的细分标签注册用户,在开发者中极具影响力,这也是平台吸引个人用户的基础和优势。

  而从B端来看,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各种行业必须要向互联网靠拢,企业级的IT知识需求已经形成。51CTO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时机,设置了51CTO学院企业版等全新企业在线学习平台,可以通过“组织-发布-学习-评价”的一体化学习路线,监测学习状况、介入学习过程,保障学习效果为企业赋能。

  行业赋能·促进新技术的落地和实践

  51CTO不仅是中国领先的IT技术在线学习平台,还是中国最大的IT技术社区之一,2020年,51CTO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华为综合性社区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和HarmonyOS全场景智慧生态的首批先行者。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一方面能帮助开发者更好的了解HarmonyOS,从而基于HarmonyOS打造更有创造力的产品;另一方面,开发者也能通过51CTO平台的HarmonyOS技术社区,全面提升技能,更好的立足于物联网时代,为国产操作系统贡献力量。

  熊平表示,这次的合作非常有价值。华为鸿蒙系统是国家科技自强发展的重大成果,凝聚了国人的期望,也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而51CTO是紧跟技术热点的知识分享教育平台,这种平台特性和运营经验也应用到HarmonyOS技术社区,吸引更多开发者培育更多优质内容,建构良性健康的开发者生态;同时,51CTO的核心讲师团资源也能够帮助更多的IT从业者更好地理解鸿蒙系统,加速产业链繁荣。

  未来发展·昙花一现还是新的征程

  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会失业率有一定的提升;同时,中国应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需要面对更为严峻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为了缓解就业焦虑、提升自身价值,大多青年接受并认可在线教育模式。在疫情焦虑感的驱动下,51CTO迎来了新的发展,在2020年2月获得了C 轮融资2000万美金。

  尽管疫情驱动了在线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属于短期现象,而确保用户留存率将是确保在线教育平台竞争地位的重点。熊平表示,51CTO一直认为用户及留存率是平台长期发展的关键,为此,会持续在教育内容和产品体验上发力,重塑课程生态,建立标杆课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服务质量,构建自己的核心壁垒,保持平台优势,稳步提升平台地位。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