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从国产手机看国产汽车自主研发的必要性

  此前我一直认为研发非常重要,称其为企业生存的最大支柱也毫不为过。但是前两天我听到某自主品牌车企决定停止研发变速箱的消息,心里一下子很不是滋味,想了很多,决定与大家分享一下。

  像汽车这样的技术型产业,用更新更好的技术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而我们消费者,也都偏向于购买有着新技术的新款车型。再加上现在各项法规日益严格,老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环保、安全之类的要求。同时,“自主研发”这个词似乎很有魔力,不仅说出去很有面子,还值得大家鼓励。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便造就了企业们砸钱研发新技术的动力。

  身为汽车界研发大户的德系品牌,经常能拿出许多新技术吸引大家的目光。从前几年大众在国内开始推广涡轮机,到今天也已经历过数次改款,全新的1.5TSI发动机也离量产装配不远了。除了发动机大换代之外,内在小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新涡轮、新燃油喷射、新工艺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其它诸如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品牌,也都经常在用更新的技术来不断挑战工程上的极限,顺便榨干大家的钱包。

  有不少人喜欢用华为作例子,来说明自主研发的好处。华为作为世界电子业的研发大户,每年投入无数资金用来研发新产品。而作为高投入的回报,如今华为在电信领域手握大量技术专利,成为了业内领军企业。

  研发新技术固然好,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烧钱并不轻松。对于实力偏弱,资金也不丰富的中国自主品牌来说,更是如此。

  投入研发的资金不足,很难真正研发出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投入资金过多,企业资金链能否承受本就是一大问题,更何况汽车公司必须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例等棘手的事情。

  我们来算一个简单的数学题。2015财年,全球研发烧钱最厉害的大众公司,其总研发费用约为131亿美金,而2015年大众集团的所有车型销量约为993万辆,也就是说,平均一台车的研发成本占到了约9000元人名币。用高销量来分摊研发成本这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即使有大众集团这么高的销量,也难以分摊它研发烧掉的资金。前几年法国标致雪铁龙在国内投产的1.2THP发动机,虽然大家都对发动机本身大加赞扬,但是国产几年也难以平摊成本,导致车价居高不下,大家看着也觉得惋惜。

  与自主品牌汽车情况类似的小米手机也是如此,本想通过自主研发CPU芯片,来降低其整机成本。作为小米手机处理器的供应商则发话说“没有3000万台的销量,做处理器还是亏钱”。最终使用自主处理器的红米2A也只是昙花一现,小米还是老老实实使用高通和联发科的处理器去了。

  如今摆在自主品牌汽车面前的难题与小米的情况十分类似:本想通过自主研发,规避各种专利授权费用,摆脱对供应商的依赖,降低成本,同时还能以“自主研发”之名吹牛。可惜现实残酷,汽车发展到今天,想要研发新技术已经越来越困难,研发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国际大厂都开始“抱团取暖“,用性价比作卖点的自主品牌汽车,想通过自主研发来降低价格,其道路之艰辛可想而知。

  而如果真放弃自主研发,全部采用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来“拼凑“汽车呢?这条路也不好走。这里仍然用电子产业打比方,如今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都采用通用件的做法,处理器、显卡、内存之类主要零部件都采用大厂标准件,厂家自己设计外壳、打上自己的品牌销售。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利润低下,大部分利润被上游供应商赚取,自己只能赚个“辛苦钱”,除非能获得足够的“品牌溢价”,卖logo赚钱。好在汽车的“外壳”比电脑外壳重要很多,空间、安全、底盘调校、内饰配置等等部分,都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不至于像电脑那般“残酷”。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