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华为欲塑消费品牌,补钙更需补脑

  在微博上看到有认证为华为副总裁的大V发了几条微博,说着幽怨又嗔怒的话,看完后有木有起鸡皮疙瘩?

  @余承东 :国内很多人还不知道华为是个什么样的“小”公司,甚至以为华为是又一个山寨手机厂商,更不知道华为是世界第二大通信企业,通信网络产品覆盖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全球500强企业,年收入2000多亿元,有14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覆盖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的世界级全球化大公司。要让消费者了解啊。

  从这位华为副总裁的这条微博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点,比如华为很厉害,无论是企业级产品还是手机终端都很牛逼;但是又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华为不被普通消费者了解。

  当然,华为并不是所谓的“隐形冠军”。虽然华为也并不如联想般是国内尽人皆知的知名品牌,但也绝对不是在某个小领域称王称霸的隐形冠军——作为这十几年来最成功的民企企业,华为已经在全球范畴内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电信和网络设备商,并成为全球500强的常客。

  华为虽然牛逼,但是同时也没有成为一家具有公众知名度的公司。

  因为华为一直以来都是针对全球运营商市场的,是针对的大市场,就好像这位副总裁说的那样,华为之前可能只需要针对全球几百家运营商和上万家大企业即可——所以我们很少会看到华为大手笔的广告又或者营销举措;恩,虽然我们上网的路由器又或者基站什么的很有可能就是华为的产品。

  在加上任正非这位创始人的一贯低调,华为在媒体和公众面前保持了相当的神秘感,这也使得国外媒体市场用神秘来形容这家来自于中国的电信和网络设备业的巨头。

  神秘感虽然可以使得华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低调告诉发展,但是作为一家非上市公司,华为的刻意低调也经常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比如外界对华为的误解和猜测,比如对于华为领导层的不了解,比如对于华为有没有接受政府资助的怀疑,也有时不时的境外商业贿赂的指责等等——在当下这个网络无比发达的年代,低调的华为遇到过不少的麻烦,所以也在调整相应的策略。尤其是当任正非逐渐的退出实际业务,华为的上市似乎也要逐步提上日程。

  要想做成爱立信又或者IBM这种全球化企业,上市,披露足够的信息,成为华为成为全球通信市场王者的必经之路。

  华为做手机终端也不是这一两年的新闻了,靠着和全球运营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代工or贴牌种种手段,华为的手机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出货量过亿也有几年了吧;但是,很遗憾,虽然从出货量上来看,作为手机厂商的华为并没有享受到出货量巨大带来的品牌价值。

  恩,也就是说,华为牌手机并不能享受到品牌带来的溢价。虽然这位副总裁说消费者是吃亏的,但是作为消费者想说的是,如果没使用苹果的手机可能会有损失,因为离那么的app的距离很远——但是没用华为的手机,不仅意味着没有成为小白鼠,也意味着和全球数亿苹果消费者一起成为“潮人”。

  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品牌,华为目前甚至还不如小米、魅族等国内厂商。

  且不说小米未来能否长久,但是这一年多以来,小米的品牌塑造之路,也可以被作为国内商学院的经典案例吧;而魅族等也相当有特色——当然,还有高举高打的OPPO,莱昂纳多的代言相当有冲击力。

  甚至于同为民企企业代表的联想,其移动互联网产品乐phone虽然销量一般,但是品牌认可度和市场传播都做的相当有亮点。

  而华为,除了这几个微博上的高管们的自娱自乐,我们几乎难以看到华为在消费者市场,也就是所谓B2C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推广活动。

  华为要建立成为消费品牌,被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接受,不是发几句牢骚,没事儿喊喊比苹果要牛逼就行的——一个产品能够被众多消费者认可,并且建立品牌口碑,不是仅仅依靠硬件取胜的;更何况,硬件和用户体验也不是划等号的。

  建立消费品牌,不想电信级市场,把东西卖进去就可以形成了;就好像我们很多人都买过山寨手机一样,虽然卖给了我们,但是我们消费者从来也没把他们当做品牌货一样。

  品牌的形成和建立,不是喊几句口号,发几篇软文就搞上去的;而是一个需要坚持的,长期的以产品为本,以用户为纲的过程。

  很多品牌的建立,都是长期的,付出了大量的外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努力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诺基亚等等,最初进入中国为了打出品牌都是有长期投放的。

  而且,能够同时在B2B和B2C市场同时成为冠军的企业不多。比如在电信市场全球第一的爱立信,手机业务初期不错,但是后来出售给了索尼;在比如IBM,也把面对商务消费者的笔记本业务卖给了联想….华为能否同时在两个市场取得成功,两种思维的碰撞对于华为而言,也非易事吧。

  其实,不太看好华为重塑品牌的,华为更需要专注于设备和解决方案,以IBM为师才是发挥扬长避短的最佳方式——为什么不更努力进军企业级软件数据库等等领域?难道是看着苹果大热眼红了?苹果很红,但是爱立信的日子也不错,IBM更是长盛不衰,Oracle也营收也屡创新高——

  别太相信这帮卖给设备和解决方案的大神们能很好做好个人消费市场,即时他们很牛逼,就好像黑莓一样,做商务市场红红火火,遇到个人消费者就一败涂地。

  综上,华为想要成为个人消费市场的大牌子,不是喊几句华为牛逼就能够解决的;不仅需要补品牌的钙,更需要从根子上认清两个市场的差异,多吃几个核桃补补个人消费市场的大脑。

  为什么不考虑将移动终端业务独立出来?整个第二品牌,比如“小华”之类的放手做独立运营,说不定能破局而出。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