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一定会带动行业的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新技术的“新”,是否与出色体验挂钩,在得到市场验证之前都是一个未知数。
近期,有消息爆出小米12将会搭载1.92亿像素主摄和屏下前摄等配置,对于参数党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抛开高像素主摄这个近两年的趋势不谈,就单论屏下前摄的商用量产,可谓众多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都在期待的一件事。
屏下前摄假想图
从目前来看,1.92亿像素主摄和屏下前摄离量产并不遥远,或者说已经可以实现。难点在于当这些技术真正应用于手机时,如何在不影响其它方面的同时保证其可用性?在日渐厚重的机身中继续拓展影像能力是否可行?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新技术一定比老技术更值得选择么?
新技术让人期待,但更适合观望
实际上,小米近几年成功扭转了消费者对其的刻板印象,通过各种新技术的研发、量产,供应商方案的比例在逐渐下降,自主研发的技术比重日渐增多。从芯片到镜头,先不谈实际成效如何,至少小米在技术研发方面正在努力尝试。
小米自研ISP澎湃C1
假设小米12真如爆料所称,在主摄像素和屏下前摄实现技术突破,那么有两个方面是可预见的:一是成本提高价格上涨,二是品牌影响力势必会再上一个台阶。
但如果你问我,目前有换机需求,是做等等党还是就地取材?我更建议你选择当下技术相对成熟的手机,没必要做首批新技术的小白鼠。
根据以往手机行业的经验,首批量产的新技术可用性往往达不到人们的期望。就拿目前的屏下前摄方案的进度来说,在现有的条件下,这项技术已经能够达到量产的级别,但在镜头透光率以及镜头区域的屏幕像素之间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平衡。如果首要保证镜头的可用性,那么屏幕局部的像素密度会降低,导致屏幕出现明显的暗点影响显示效果;而如果以屏幕显示素质为主,拍照效果不佳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这就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了。
屏下前摄手机示例(仅供参考)
也就是说,目前屏下前摄的可用性,离我们想象中依然有较大差距。
现售顶级旗舰,仍为购机首选
而当下,无论是小米11系列的机型,还是定位与小米相似的iQOO 7,技术相对更加扎实,同时也不乏亮眼的参数。与其观望小米12的屏下前摄是否可行,实际上不如早买早享受,等到技术成熟再入手也不迟。
拿iQOO 7来讲,这部手机虽然在屏幕造型上没有实现新技术的突破,但它却集各项成熟技术为一体,平衡了技术的领先性和可用性,在游戏和充电方面带来了目前几乎是最佳的体验。
骁龙888、LPDDR5、UFS 3.1,iQOO 7拥有目前旗舰机型标配的性能三件套。与此同时,压感屏幕技术也为该机提供了全新的游戏操作维度,可用性极强。而谈到新技术,iQOO 7同样对去年首发的120W 超快闪充进行了改进,使得其在体验方面更加成熟,整个充电过程仅有15分钟,这在目前,乃至未来几年在行业中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在前置镜头的设计方面,iQOO的屏幕开孔技术也是屏下前摄量产之前的最优解,既不会影响成像效果,且镜头所处位置实际上并不会给日常使用带来影响。换言之,屏下前摄在解决当下的种种问题之前就匆匆量产,无论是从外观还是镜头可用性方面,都难以成为挖孔屏幕的真正替代者。
距离下一代小米数字系列问世,不出意外的话还有大概半年左右的时间,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解决行业难题,这并不乐观。因此,如果你在近期有换机需求,建议你不要再做等等党,至少在短期内,目前的旗舰机型仍然是市场上更加理性的选择。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