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李东生与雷军“屏”上结盟,小米变硬TCL变轻

(原标题:李东生与雷军“屏”上结盟 小米变硬TCL变轻)

李东生与雷军“屏”上结盟,小米变硬TCL变轻

本报记者 倪雨晴 广州报道

科技巨头策略转变

市场在变,科技巨头随之而变,变中求胜。近期,不少科技巨头都调整了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除了内部架构调整,公司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是其中重要选项,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和家电行业。这两天,小米入股TCL、苹果与三星合作,成为业界讨论的话题。小米和TCL因为一块屏幕越走越近,小米在加大硬件上的投入和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盟,而TCL则向轻资产转身。苹果与三星的合作,则可谓是“同病相怜”的老对手“抱在一起”,两家公司均面临业绩下滑。当然,以手机为主要业务之一的小米和苹果,合作的策略截然不同,一个在硬件,完善产业供应链,一个选择了服务业务,延伸产品服务链条,这与目前两者在市场的生存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张星)

导读

入股TCL集团是小米投入上游技术的具体表现,虽然0.48%的股份并不多,但是小米也展示了深入硬科技的姿态。

近日,TCL和小米的友谊进入新阶段。

2019年1月6日晚间, TCL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1月4日,小米集团在二级市场购入TCL集团6516.8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48%。按照TCL集团1月4日收盘股价2.57元计算,小米此次战略入股TCL集团斥资约为1.67亿元。2018年12月29日,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硬件与核心高端基础器件方面联合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TCL集团已经“轻装上阵”,电视、手机等终端产业已经剥离至TCL控股,旗下华星光电的显示面板成为TCL集团的核心业务。因此,不论TCL集团还是小米,一大重点都是面板资源,面板是电视和手机屏幕的关键部件,而小米早就是华星光电的大客户。

基于屏幕、硬件的牵手,对小米来说,有利于补齐IOT这条战线上的短板,在产业链上加码硬科技资源,以便做强家电板块。另一方面,TCL集团转向面板B端业务就得到大客户的投资,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合作。同时,TCL集团47.6亿元出售终端业务引来一片争议,小米的入股也被认为是对TCL的一份声援,在小米入股后的一天,2019年1月7日,TCL集团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重组方案。

小米深入硬科技

入股TCL集团是小米投入上游技术的具体表现,虽然0.48%的股份并不多,但是小米也展示了深入硬科技的姿态。围绕着面板的合作,无疑对电视和手机的成本、供应都有利好,尤其是电视层面,面板占据了七成以上成本。

“今年小米电视增长很快,60%-70%是我们供应的屏幕,也有代工,今年大约有400万台。”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星光电的面板客户中,国内的市场主要是对一线品牌,三星、小米都是大客户,最近我们也开始进入索尼的供应链。”

从电视销量来看,根据公司公布的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小米电视销量超500万台,TCL超2112万台。从终端来看小米电视销量是TCL的四分之一,不过小米增速很快,按照群智咨询的统计,2018年上半年,TCL销量全球排名第三,小米全球排名第十,小米成为华星光电的重要出海口。

电视之外,华星光电也为小米手机提供屏幕。目前华星光电主要提供LTPS屏幕,AMOLED屏幕正在研发中。李东生谈道:“我们小屏幕起步是以LTPS技术,2019年底会试产柔性AMOLED,2020年计划量产。现在我们用中试线做柔性AMOLED的样品,给主要客户开始送样。AMOLED柔性技术难度很大,至今三星占据90%以上,LG、京东方、天马、友达加起来不到10%。现在我们用4.5代线做了大半年的中试线,希望问题在4.5代线上都可以解决,确保AMOLED在量产的时候可以快速爬坡上量。”

联盟也为小米补足更多的上游核心技术,小米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而当下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强自身的硬实力。事实上小米核心的手机业务也是互联网产品,因为手机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出货量,带来海量用户,进而拓展更多的业务。现在小米面对华为、OPPO、vivo的竞争,压力不小。华为手机一直有制造业基础,2018年以来更是芯片频发;OPPO和vivo拥有自己的手机工厂,2019年计划百亿资金投入研发。国产手机巨头间的缠斗更加猛烈,技术实力的比拼更甚以往。

而手机业务又是小米IOT生态的基础,现在小米的定位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其中提及的硬件产品均需要上游技术、制造经验的支撑。

TCL持续转型

从2018年到2019年,制造业的公司们也进入新阶段,在经济下行期间,提升技术能力、提高产品灵活性成为关键词,小米和TCL一边对内部的核心技术产品进行梳理,一边和外部上下游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比如小米近日将红米品牌独立运营,主攻性价比,小米专注高端机和新零售;TCL集团业务则完全转向B端,将C端的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及相关业务出售给TCL控股,价格为47.6亿元,TCL集团上市公司将专注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

但是,47.6亿元一直遭到业内人士的低价质疑,尽管出售的同时也转移了100多亿元的负债,不过股东大会已经通过方案,重组如期进行。TCL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项目在今年8月启动,原本计划10月推出,各项程序后最终在12月完成方案。事实上,李东生并不愿意成为TCL控股的股东,但是其他投资方希望李东生进行参与,而这些投资方的进入,也有可能在未来和终端业务开展合作。

对于TCL来说,集团的变革势在必行。TCL近年来一直在做减法,这次重组也是TCL正在进行的第四轮变革,2017年TCL就已经提出方向,就把大量业务出售。“去年一共关停30个项目,把业务聚焦,不相关的业务都整出去了,剥离出了10000多人,过去华星增加了8000人,这轮重组延续2017年的方案。”李东生告诉记者。

TCL曾经两次尝试通过重组让华星光电独立上市,但都搁浅了,因为根据证监会规则,上市公司不允许分拆业务,因此TCL集团决定把终端业务拿出来,把上市平台留给华星光电。从这几年的业绩看,TCL集团的核心优质资产、利润支柱早已是华星光电。

再看终端,TCL手机几经波折,整体难以恢复并持续亏损,接盘者难寻;电视市场上,TCL是全球前五,李东生对于彩电还是有信心,他谈道:“TCL电子也要扩张,彩电业务之外也有商显,最坏的情况也有人挣钱,我们要做挣钱的这一个。”但是电视整体的环境并不乐观,主要来自海外增量。

聚焦华星光电是TCL对于长期发展的考量,外部环境下行更需要专注内功。对比同行大厂来看,LG的面板厂LGD在美国独立上市,与LG电子各自发展,三星的终端和面板也相互独立运营。TCL一直对标三星,也欲在电子终端、上游面板,以及材料、生产设备方面形成更强的一体化能力。

当然,面板行业波动很大,面对供需和产能的问题,李东生表示:“今年下半年到明后年,供过于求都比较明显。供需比在15%左右,行业比较健康,15%-20%略微供过于求,超过20%情况就比较严峻。我们预期今年和明年都会超过20%,2020年是否超过20%还不确定,但2021年肯定在20%以下。”接下来,TCL和小米等终端公司如何联动产生效益等待验证,而TCL加入小米的互联网基因后,能否产生更多化学反应也是看点。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