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AI百人》国际版正式上线啦!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陪伴,我们也会更努力,将AI领域的各种前沿动态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也希望采访更多国内外AI领域的优秀创业者。
《AI百人》第一期2017年12月11日上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采访了地平线机器人、百度风投、思必驰、码隆科技、小i机器人、三角兽、汇医慧影、物灵科技、影谱科技等50家AI独角兽企业,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涨到5万;视频每期平均播放量保持在120万左右,最高单期播放近160万,截至目前视频渠道累计播放量达2亿次左右。
在《AI百人》的成绩背后,有你们的一份坚守。
今天,我们正式开始《AI百人》国际版。在国内优秀AI创业者的基础上,引入更多国际AI创业者,千帆竞渡,百舸争流。《AI百人》正在成为AI领域的记录者和参与者。
我们有幸记录的第一位国际AI创业者是英国Jukedeck公司创始人兼CEO Ed Newton-Rex。
说到作曲,大家一定认为这是专业音乐人才能做到的事,但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有一家名为Jukedeck的英国公司推出了一款工具,可以帮音乐小白轻松实现作曲梦。
Jukedeck的创始人是Ed Newton-Rex(下文简称Ed)。Ed从童年到大学一直在学习编曲,后来在剑桥大学学习音乐理论,同时加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合唱团,在这里,Ed第一次了解到人工智能可以合成音乐。
2012年,Ed参加了其女朋友母校哈佛大学举办的一场计算机科学讲座,讲师口中的编码听起来简单而直接,这勾起了Ed对人工智能音乐的好奇,如果用人工智能来编曲,会怎么样?
在返回剑桥的飞机上,Ed决定成立Jukedeck,将人工智能音乐与编码合二为一。2012年,29岁的Ed和早先一起在合唱团的Stobbs共同创办了Jukedeck。
△Ed(左)和Stobbs
当初,Ed觉得自己踏入了一个未知的领域。彼时,人工智能还没有发展起来,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作曲更像是天方夜谭。
经过6年的发展,Jukedeck已经成为AI音乐领域的创新新秀。Ed介绍,目前Jukedeck有一个完整的团队,一共18人。其中15人是不同领域的工程师,他们有人工智能研究员,专门研究核心AI系统;有软件工程师,属于音乐制作专家;还有产品、全线、基础结构等方面的工程师。团队里的所有人员都是音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同时他们又了解人工智能、机械、音乐信息检索等技术。
很多人的疑惑是,现在有这么多音乐,大家都听不过来,AI音乐的市场在哪里?
对此,Ed解释,他们的AI音乐主要满足两方面,一方面是背景音乐;另一方面是音乐创作。Jukedeck可以快速低价为大量视频、游戏等创作独特的背景音乐,解决音乐版权费贵编辑音乐费时的难题。同时,他们也为非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实现他们的创作音乐的想法。
Ed进一步解释,互联网时代,背景音乐被更加频繁地使用。人们习惯自己制作音乐、视频、录播客,并且为录制的视频配上一段背景音乐。但是插入音乐的过程,既要自己找音乐,收藏下载,还要手动剪辑,选取自己想要的片段,非常麻烦。
Jukedeck系统可以做出独特的音乐,即使不了解乐理,不会剪辑也没关系,你可以利用Jukedeck在线编辑平台自定义设置音乐风格,长短、节奏等,然后生成一段适合视频长短,内容的音乐,从此再也不必为选曲及版权问题烦心了!极大的方便了视频制作者和内容创作者。
另外,早先只有一小部分接受过优质音乐教育的人,才可以进行音乐创作。现在更多非专业人才想要自己创作音乐,记录自己的曲子,Jukedeck创造了一种模式,让非专业人才也可以更容易的制作音乐,同时Ed希望AI音乐可以协助专业音乐人进行创作。
Jukedeck系统先将成千上百的曲子录入人工神经网络,随后该网络会对这些曲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一段音符接续另一段音符的概率及和弦的搭配,进而合成一首风格相近的作品。自动生产程序会将其转换成音频素材。
目前,Jukedeck的曲子还不能进行感情捕捉。这也是Ed计划做的,让AI音乐可以进行情绪共鸣,Jukedeck尝试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输出合成音频,这样可以使音频声音更加自然多样,即人性化。
但是Ed也强调,AI创作的音乐捕捉到的感情远远比不上你喜欢的音乐家。换句话说,AI音乐暂时不可能取代人类音乐创作,要让AI作曲达到音乐家的水准还有很长地路要走,但是它可以成为人类音乐的得力助手,协助专业的音乐创作。
AI音乐未来会怎么样呢?今年2月,Jukedeck推出了基于AI的在线音乐工具(即帮助视频制作者和电子游戏设计师创作简单的原创音乐)。他们与韩国音乐公司Enterarts合作,在首尔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由一些韩流明星演唱表演,亮点在于演唱会的歌曲都是由Jukedeck的AI系统创作的。
这是Jukedeck在音乐领域的新尝试。如果未来年轻人普遍接受AI歌曲,这将是互联网时代此前不存在的创新行为。
部分资料参考:
利维坦《人工智能是怎么创作音乐的?》
纽约时报(网络版)《从铃声到流行歌曲,音乐界的福音:人工智能》(暴娱译)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