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阑夕
曾有人说,“BAT”是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概括,“B”代表过去,“A”则是现在,“T”象征未来。
显然,除了对此喜笑颜开的“T”,“B”和“A”都无法认同这一说法,尤其是“B”,它对未来所投入的资本和资源,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前的业绩。
昨天,百度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营收同比增长34%的条件下,净利润同比下降3.4%,令人侧目。有意思的是,即便如此,百度在这一季度的净利润仍然超过了华尔街分析师的平均预期,这意味着百度已经事先向市场充分释放了相关信号。
去年年底,万科总裁郁亮曾赴北京百度总部与李彦宏展开交流,后者在回答关于“百度如何保证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业务得到扶植”的提问时,对比过这么一组数字:
“如果比较一下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当时运营利润率是53%,今年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率是29%。在2年之间我们的利润率下降了20%。为什么呢?因为要转型,要为未来做准备,在战略上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更重要,我就必须花该花的钱,该牺牲的利润要牺牲,一定要有这个决心,你在未来的日子才会慢慢好过起来。”
换句话说,利润紧缩是百度计划之内的副产品,也是拉高成本的高昂代价。
财报细项显示,百度主要成本的变动,在于“销售、总务及行政管理支出”和“研发支出”两个大头,前者同比增长47.2%,后者更是同比增长79.1%,仅是增长部分,就已超过净利润的总额。
百度的处境及其策略,与Google极为相近。去年第三季度,Google的财报同样承认了净利润遭遇“滑铁卢”,因为“冲动”的将现金投往无人驾驶汽车和光纤互联网等项目上,导致净利润被多次削薄,让那些希望短线持有Google股票的投资者不太满意。
面对科技公司的不同战略,华尔街的态度显得暧昧而模糊,比如,尽管苹果的盈利能力始终强劲,但是顶级基金却在对它的评级处理上相当谨慎,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苹果很难证明自己是一家成长性公司。然而,反观包括Google甚至是亚马逊在内的公司,即使它们对于现金储备的消耗非常“感性而不计回报”,却长期维持着“买入”评级,被视为具有未来的统治权力。
无论是百度亦或Google,都在变得“去搜索化”,或者说,它们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单一搜索引擎模式的麻醉剂效应。在百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主要议题是电子商务、O2O、金融服务和移动端的转化率,关注Google的分析师更是将Google的业务划为搜索和非搜索两块,并试图摸清后面一块究竟在什么日期能够完成理想的货币化进程。
众所周知,搜索引擎是一种足以“躺着挣钱”的商业模式,只要保持市场份额的稳定,整体收入模型就是可预估的。不过,搜索行为本身却是一种强需求——当然,正是因为强需求,所以才有贯穿各行各业的广告主为之买单——在万物互联的未来,弱需求的规模会百倍于强需求,理解用户的行为轨迹并在请求发生之前适配最佳的解决方案,也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引擎的职能。
自移动浪潮开启以来,百度的战略目光至少在两点上被证明极具远见:
其一,是它对流量下游的增值操作。
可以将之理解为百度“中间页”战略的延伸,彼时,百度认为将流量简单贩卖出去,过程固然轻松,但其扮演角色仍然廉价而粗放。所以百度开始有意针对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做布局,去哪儿(旅游)、爱奇艺(视频)、安居客(房产)都是其中的受益及成功者,当然,试错失败如百伯(招聘)、爱乐活(电商)等项目也并不少见。
以流量输送和资本捆绑来统一利益,进而快速占据一个行业的垂直消费入口,“中间页”带给百度的启发和好处显而易见。与腾讯阿里不同,百度十分重视对于并购对象的吸收,91无线、糯米等外部资产的“百度化”,都为百度在进入新行业时提供了更为天然的卡位屏障,同时也帮助百度完成了从流量分发(页到页)到用户分发(端到端)的转换。
而且,用户要比流量值钱不少。
其二,是百度对技术公司的身份认同。
传奇金融投资者乔治·索罗斯曾受其导师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哲学的影响,提出著名的反身性理论(Reflexivity Theory),大意是说,在证券市场,人们基于对未来的预估而反射当下的行为,而当下的行为又决定了未来的表现,于是造成变量与结果如同齿轮一样相互咬合、使得未来趋于不确定性的情况。
这也意味着,清晰而准确的认识——或者说定位——自己,才是预测未来的唯一手段。百度素来强调它对技术标签的青睐,并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领域坚壁清野,同样有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理解。
在中国,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声明“连接”,而“连接”方式则各有千秋,而百度用李彦宏的话来讲,就是“一直在推行接口化”,以技术形式供给开发者调用,“不仅外界获得了收益,你自己也获得收益”。
同时,相比其他,技术是唯一具备不可替代性的竞争力。从百度近年以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和研发投入相对总体营收占比等数字的增长来看,它试图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理性的解释。本轮财报发布之后,百度股价受到波及盘后下跌,但高盛、摩根大通和派杰等投行仍力挺增持,长期唱好意图明显。
最后,百度近期放出“百度Mall”——这应该是百度第四次试图正式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的风声,亦表示它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它在此前围绕O2O以及支付工具在内的系列布局,都将在这个万亿级市场内得到验证。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