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以262亿美元现金收购LinkedIn的重磅新闻一出,中国的科技观察者们就像打上了一剂强心针。话说,也不知道他们的另一半是如何看其像打了鸡血一样从沙发上爬起来,并且这个晚上就此陷入工作,不再理睬老婆孩子的。
一轮文章很快在消息发布1小时之内出炉。新鲜热乎,但说实在的——实在是带着很多赶工的痕迹。午夜时分,我看了一下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这些文章。大多数是基于现有的一些事实和资料,包括双方CEO给出的公开信为基础进行分析。
例外极少——比如我看到,一篇发布在LinkedIn自家平台Pulse上的文章,是作者本人见证了公司成长的过程,指出了LinkedIn与众不同的显著特点,就是“数据驱动”的宝贵文化。但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人的分析是重合的。他们都认同微软收购LinkedIn是为了赶上社交的晚集,同时觊觎职场社交背后的数据。
而对于LinkedIn被收购以后的前途,又可以说各执一词。微软宣布,交易完成后将继续保留LinkedIn品牌、文化和独立性,而Jeff Weiner将继续担任CEO,向微软CEO纳德拉汇报工作。乐观派认为微软确实可以信守诺言,悲观派一定会证明微软之前的几次巨大收购都不是特别成功。不知道LinkedIn被收购之后的下场会不会比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好一些?
恰好,就是针对这个“独立性”我觉得可以稍微说点什么。
微软和LinkedIn双方的小算盘
在知乎上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说:“微软 262 亿美元收购 LinkedIn,这钱能用来买下哪些其他公司,并对微软生态有明显帮助?”就连提问者本人也认同这个问题是为了比较优雅的嘲讽微软烧钱。但是在回答当中并没有给出我看来非常有说服力的选项,也是讽刺居多。很多人说值得买Slack,但是除去Slack不卖这一点之外,既然已经有了Yammer怎么还需要收购一家职业社交网络?而实际上,微软更看重的表面是企业社交,实际上是成型和有粘性的数据。
如果数据只是堆叠没有经过整理,不能够直接应用的话,购买这些数据的预期收益会打折扣——这要求数据的“成型”。而如果数据不能够自我增长,只是买过来了一些沉淀的数据,而并不是数据背后的用户,这些用户就不能通过其操作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数据。所以收益也会打折扣——这要求数据“有粘性”也就是产品有用户粘性。而通俗地说,LinkedIn就是聚集了很多“行走着的”数据。更难得的是,每个用户都是实名关系(或大多数用户如此),资料翔实,分门别类而且不断的在成长。
正如很多分析当中所提到的,LinkedIn的数据质量很好,可以被微软直接拿来利用,不仅是将这家被承诺保持独立运营的公司安放在企业级产品大入口Office 365里,而且其信息能够和微软自带产品打通。至少已经有人在LinkedIn CEO Weiner的公开信下留言,迫不及待的要看到把自己的职场信息和Xbox平台的征战经验结合在一起,造成一种反差萌。
而更实用的方面,我们可以期待LinkedIn全站支持微软帐号登陆,Lynda推出更多微软认证课程,Slideshare被无缝整合到Office组件,Bing接管LinkedIn站内搜索,Cortana也可以多一些智能判断,增加了新的判定用户的条件。也许,结合Hololens识别眼前人,能够直接看到对方的LinkedIn职务信息,并添加为Skype好友……
嗯,挺美的。
如果微软看重的是数据,那么LinkedIn看重的是什么?Weiner公开信里的答案,是“稳定”。他的一串排比句显露出管理层对陷入瓶颈的公司未来的不确定:
“我们不再仰视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而是获得像它们一样的规模,因为我们成为了它们的一员;我们不再需要疲于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我们不需要受到压力,就长期投资而妥协,犹豫是否要自我变革,或是因为股价压力而被迫改变奖励及获得新人才的方式……全球经济滑坡不再限制我们的执行力。”
正话要反说。之所以这么讲,很显然是LinkedIn感受到股东压力,同时企业发展迟缓,决策已经开始受到了一些影响。鉴于没有谁现在能采访Weiner,我们难以透过文字读出他的真实心声,但就字面上来看,LinkedIn员工问出的问题真的会如此轻松地解答么——“在被收购后,我们怎么可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
“独立运营”在微软的黑历史
LinkedIn是一个职场社交网络。微软本身就做过很多次社交的尝试,多到已经无法数清。2005年Wallop希望以终端应用形式构建社交网络。2008年Wallop关闭。2012年,微软研究院开发的社交网络Socl上线,随后同样悄无声息的死去。
由MSN升级到Start.com,再转变为Windows Live,微软最有希望转型社交的门户网站业务十几年来就这么一点点被搞黄了,最终并入Windows部门之下——顺便还为微软在民间开辟了一个名叫“改名部”的部门。
在即时通信方面,MSN Messenger、Skype和Yammer都做得不是很成功。这三者的历史回顾起来,我们能看到非常浓厚的大公司病症兆。如果微软寄希望于自己做不好的业务,就找一个成熟项目取而代之,多数情况下会把原来的好项目一同拖死。
MSN的崛起是出乎微软预料的,因此其中间衰落就是因为资源和精力没有及时的跟上投入。而收购Skype为了拯救自身贫弱的IM业务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结果Skype的第一个战役,是做了压死MSN的最后一根稻草。扶正之后,Skype自己同样没有被足够重视。2012年Skype联合创始人塔林表示,微软的大公司官僚化作风耽误了Skype的发展:“若我们当初追随的是谷歌,前景会更好。”
Yammer的生涯更加讽刺,其最高闪光点恰好就是被微软收购的当时。很多评论就这一事件认为企业社交的春天来到了,然而所谓Yammer模式在被收购的那一刻就开始瓦解。不到一年,微软就开始对Yammer裁员,连联合创始人都被挤走;作为服务的Yammer现在确实是在“独立运营”——这话今天听起来尤其讽刺——但只是在日常维护,在大版本更新方面再难起色。
更值得注意的是,Yammer沉淀下来的用户资源,正在努力的被整(fen)合(chai)进微软的Office 365产品线当中。这一步对于双方的用户群来说,都是比较痛苦的过程。Office 365的用户之前并没有使用Yammer的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而已,没有迫切使用和转换的必要。就像是那个后来改名叫Skype for Business的Lync一般。
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按照Lync改名的尿性,是否Yammer也要改名叫LinkedIn for 什么什么呢?然而,换了牌子和皮肤的Lync并没有基于Skype进行重构。对于强迫整合的其他所有产品也都是如此。此时说产品保持“独立运营”,也可以卖一个顺水人情吧。
还有,被收归微软的诺基亚手机业务也“独立运营”了很久,而这个久经考验的老梗我并不想多提。
微软真是LinkedIn最好的归宿吗?
有些公司收购了竞争对手之后,会即刻解散他的团队,下架他的产品,只是为了不给自己的发展挡路。有些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会完全放养,跟自己的产品甚至都不会发生任何关联。不过这些状况都不能准确的形容微软。微软的话,必然是那种收购了一家公司,就希望它成为自身一部分的企业。
从上面的总结以及CEO公开信中可以看到,LinkedIn的主营业务与微软现有业务的重合度很高,很容易从各个角度被直接吸收,融合进微软的产品线当中,而这就将会使公司的独立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即使果真可以保持独立,也可以参考Flickr跟雅虎之间的恩怨来看一看。如果公司资源的分配并不侧重于你,产品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
LinkedIn与微软高层的洽谈基本保持着良好的气氛,但是这无法预言日后的实际融合当中不出问题。但是也许就像Weiner所说的那样,相比起自己独立发展时面对巨头的内心不安定,安全感可能高过了其他任何诉求。
LinkedIn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它是实践“数据驱动”理念最彻底的一家公司,驱动了一直以来的高增长和高转化,带来了华尔街的高估值。要想保持LinkedIn团队活力,就需要微软真正维持团队成员稳定,保证包括CEO在内的高管团队自主决策,但这殊为不易。
说句不好听的,像腾讯战略投资京东、大众点评、滴滴那样做,可以实现一样的融合目的——也就是双方产品整合打通。而微软非得收购进来,更多的意图也可以由此凸显。
LinkedIn的基本价值主张是“连接人与机会”,拆细一点来说即是“个人身份、知识洞察与商业机会”。但微软是以企业为服务主体的,可以说这两家公司的客户,一个代表了雇员,一个代表了雇主。难怪Weiner在公开信中只能用“LinkedIn专注于职业网络,而微软则是职业云”来强行找补。
Weiner公开信说:“无论是工作被取代,技能出现差距,年轻人失业,还是社会经济的层级化,社会受到的影响都令人震惊。我曾在许多场合谈到过这点,而每一天我的这种看法都在加强:创造经济机会将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问题。”
——醒醒,在替代工人工作的所有机器里,微软怎么也得占很大一部分。现在我只希望LinkedIn及时把握由职业教育转向通识教育的机会,争取在人类都不用上班的美好未来,把自己的目标从对人的职场培训,转向帮助人们走向自我实现。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