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IBM解读:5G骤然加速,新一轮商业大潮窗口期提前到来

  每次大型公共事件,即是对当代社会治理结构、也是对科技实际建设水平的一次“大考”。遗憾的是这次新冠疫情“大考”虽然在国内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全球正处于爆发期,“考试”何时结束仍有点遥遥无期。

  “大考”过后往往需要“大补课”,因此我们见证了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后,社会治理结构、科技建设的种种变革和突飞猛进。相信此次新冠疫情也不例外。

  继远程办公爆发之后,最近一个月中央有关部门已连续多次提到要加速5G等新基建的建设速度,包括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铁及城轨交通七个大的产业方向。

  这是新一轮堪比非典后的商业大潮即将开启窗口期的重要信号——因为这“七大新基建”都是5G物联网时代所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应当引起国内所有产业界人士、企业领导人的重点关注和思考。

  由于此次疫情,国内多个省市已将投资节奏前移,加快项目推进的速度——尤其是有关新基建的项目。根据中国铁塔公司公布,哪怕在疫情最肆虐的1-2月份,截至3月初国内已建成的5G基站已经超过20万个,年底要建成超过60万个,目标是完成县市级以上区域的覆盖,具体信息大家可以查一下网络。

  截至今年2月底,国内5G手机累计出货量也已超过2161.4万部,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以上,多项报告预测到2020年底,中国市场上的5G手机销量将超过1亿部。按照这个速度,两年内国内的年轻白领们将会人手一台5G手机——我国白领人数约在1.5-2亿之间[1]。

  商业变革的大潮,有时是技术引发的,比如苹果公司在iPhone上市初期的一系列创新;但更多是由消费者端推动的,2亿5G手机用户的需求已经足以引发背后的供应链、产业生态的系列变革。

  从消费者端到产业制造端,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随着供应链的成熟,这个传导过程正在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快。

  因此我们几乎可以预计,2年以后国内将陆续迎来一系列基于5G的新商业应用大潮,商业机会的窗口会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次第开启。至于这些窗口何时会开启、又何时将关闭,则要看届时各个领域具体的竞争态势而定。

  而2020-2021这两年,将成为各大企业和商业领袖们最至关重要的观察期、思考期、探索期、以及筹备期。不仅是技术上的筹备,还包括公司治理、组织结构调整上的筹备。

  因此企业领导人要充分利用好这关键的两年,从自己所处的产业视角出发,对5G有关建设和技术变动进行持续观察。有条件的企业,应适当聘请专业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协助持续研究,直到使自己培养出对5G的产业影响有一个较为精准、全面的感觉和把握,再进行迅速决策和筹备。

  作为当今中国最大的技术咨询服务公司,IBM也会持续研究,并适时通过官方渠道、媒体分享自己的洞察和解读,欢迎持续关注IBM官网、官微等官方渠道。

  通过对前期研究的总结,IBM认为目前企业领导人要重点关注5G所带来的三股重要核心力量,这三股力量能彻底引发对当前绝大部分市场方式和生意模式的颠覆,沿着这三股力量去观察、思考5G,能更快得到对5G较为精准、全面的认知。

  这三股力量分别是:

  一、 5G“毫秒级的网络时延、纳秒级的同步处理、以及Gbps级的下行带宽” 这一网络能力的重大进步,对你所处的行业和领域意味着什么?基于这一重大网络进步,你所处行业、或者领域最大的变革点可能来自哪里?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一重大网络进步,将会极大改变数据的构成、收集和处理方式。比如Gbps级的下行带宽可以允许许多音视频数据无需先存到硬盘再调用处理,而直接在内存里就可以通过AI进行实时处理后再进行存储传输;未来的手机(或其它个人移动终端)也可能成为远程控制工厂、管理工厂、操作或者维护生产线、生产设备的有力工具,使得当前许多工厂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不得不停工的状况得以相当程度的减轻。

  二、 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分布式混合云网络平台,企业业务、应用的一部分,将需要直接部署在这张大的分布式混合云网络平台上,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外部的公有云和这张分布式混合云网络如何进行广泛地连接,组成强大的生态,将成为大部分企业决胜5G物联网时代的另一个关键。

  下图可以帮助读者在脑海里,迅速建立起对这张分布式混合云网络的总体印象:

IBM解读:5G骤然加速,新一轮商业大潮窗口期提前到来

5G移动通信网络的变化示意图

  其中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它们会被放到当前大型数据中心的私有云或公有云上;DU(Distribute Unit,分布单元)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和5G基站捆绑在一起。未来在这张庞大的分布式混合云网络上,有数千万个这样的DU单元。

  因此未来的5G基站,除了承担收发信号,还要承担对数据的实时处理,5G基站需要配备高度集成化的服务器,形成一个个微型的“实时数据处理中心”,企业也因此需要相应地对业务和应用当中的实时和非实时部分进行适当切割,进行新的部署。

  因此持续关注5G核心网、5G基站的建设情况,关注里面所采用的软硬件技术、架构,以及所实现的效果程度,将能有效帮助企业赢得市场先机,抢占市场制高点。

  此外,运营商们很大可能上会采用“一张物理承载网+多个虚拟网络切片+多种边缘计算技术”的解决方案——目前,将5G核心网虚拟化已经成为行业的广泛共识——这将进一步决定了运营商最终将会采取全国、乃至全球统一、开放的技术和标准,未来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是开放化的,硬件是白盒化的,软件是开源化的,组网是模块化的,网络是智能化的。

  也因此5G将真正拉开了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大幕,所有企业都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这张移动通信网络当中(即上文提到的分布式混合云网络平台),并大有可为,这是一个即将开放、还没有任何玩家进入的巨大蓝海。

  三、 未来的业务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边缘网络当中去处理,这和目前需要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企业要思考这种转移对企业的现有业务意味着什么,需要哪些转变?

  这个转变将使企业获得更大的业务处理弹性,比如当断网时业务依然能够不受影响地执行,拥有实时处理的能力、以及极大减轻带宽负担成本等。

  在这一模式下,海量融合了AI分析处理能力的智能硬件、传感器、NFC设备将得以大量入网,并部署在用户端、数据采集端。这些都使远程控制、远程操作成为可能,比如因为此次疫情,许多无法进行的现场核查、监督、控制、操作、维护,未来可以通过5G的这张分布式混合云网络平台来实现。

  根据IBM的估计,目前存在于市场中的智能硬件大约是150亿左右,到了2025年,IDC估计将翻10倍达到1500亿。

IBM解读:5G骤然加速,新一轮商业大潮窗口期提前到来

  基于这三股力量,众多产业和领域发生颠覆式创新在所难免:

  比如在银行领域,目前重点关注之一是要对非接触式业务生态的打造,当前较为普遍的方式是通过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这是较为浅层的应用方法。未来,银行可能还需要成立专门的传感器部门,开发多种传感器、传感设备、监控设备,捆绑银行的贷款产品,形成多种组合,配合企业的“数字化重塑2.0”进程,将这些传感器、传感设备、监控设备嵌入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当中去,以实现更深度的非接触式业务生态。

  比如在新零售、旅游领域,这也是受此次疫情影响最深的其中两领域,通过对3D显示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新业态,使得线上有不亚于线下的旅游体验,甚至更独特刺激的旅游方式,比如使游客可以像看《阿凡达》电影一样地飞在空中去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或者将历史遗址的故事重现、与文物的原始主人进行交谈,都是可以想象的方式。

  [1] 该段数据来自工信部、三大运营商、中国通信研究院以及CNNIC互联网调查报告,年轻白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大众消费的先锋。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