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共享雨伞:这门“靠天吃饭”的营生好做吗?

  共享经济大潮下,资本都在纷纷入局。伴随着梅雨季节的来临,共享雨伞也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共享雨伞:这门“靠天吃饭”的营生好做吗?

  5月21日,共享雨伞项目“春笋”宣布获得5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未透露。据悉,“春雨”目前还未落地,该项目预计在6月份在北京和上海铺设首批10万件产品。“春笋”的产品形态包括晴雨伞和桩机匹配,线下投放点的环境设计欲以商超和酒店为主。用户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即可使用,需缴纳押金59元,使用24小时内免费,之后每日1元。

  似乎每个投资人削尖了脑袋向共享经济发展,觉得只要是带有共享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买单。

  “春笋”创始人李永秋介绍,雨伞相较于单车和充电宝,低成本而不低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以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相比共享单车和充电宝的线下大混战,李永秋认为,共享雨伞的真正壁垒在于商务拓展(BD)团队,即投放渠道和投放规模。

  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概念并不新鲜,对于共享雨伞的商业模式,春笋创始人李永秋表示,雨伞相较于单车和充电宝,低成本而不低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

  资料显示,春笋并不是首个共享雨伞项目。在深圳,早在2012年就已出现深圳地铁“爱心红雨伞”。这种共享红雨伞免费给市民借用,无需押金,无需身份审核,只需要登记个人名字、联系电话即可借走。但这种方式也并不成功,因为信任问题,这一爱心活动没能成功。

共享雨伞:这门“靠天吃饭”的营生好做吗?

  在2016年底,就有团队开始着手创立以共享雨伞为载体的社交模式,例如武汉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公益项目“来把伞”和“umbrella here”,但这种由青年学生创建的社交式共享雨伞也“胎死腹中”。

  相比起以上项目来说,还没有落地就先一步拿到融资的“春笋”,显然是“幸运”的。毕竟与共享单车、充电宝等模式一样,共享雨伞的前期投入将是巨大的。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大量可供租用的雨伞外,还有机器设备、铺设场地的入场费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先一步拿到资金,依靠资本烧钱,也就更有利于其在线下快速扩大规模。

  相较于“春笋”的尚未落地,另一家名为“魔力伞”的共享雨伞公司已经在广州部分区域投放共享雨伞终端机器,只需要扫码充值,就可以自助取走一把长柄雨伞,待雨伞使用完毕,市民只需将雨伞放进终端机器,雨伞就会自动挪进去,等到相应的指示灯灭掉,即代表还伞成功。

共享雨伞:这门“靠天吃饭”的营生好做吗?

  同时,据平台负责人沈巍巍表示,自下月起,共享雨伞的终端机器将入驻上海,每把“魔力伞”的押金在30元左右,每12小时收费1元,交付押金之后,如果一直不还伞就会一直计费,此外,在上海投放之后,如果发现有用户在取伞后7天都未及时归还,则视作雨伞丢失,届时将会把押金扣除,一把雨伞的成本和押金差不多,这样就不会有人贪小便宜而独占雨伞了。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