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资讯网
最全最丰富的资讯网站

京东农村金融打破农业“硬伤”怪圈

  农村,一个让金融机构们又爱又恨的地方。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在我国存在广阔的前景,无论是农民的生产环节还是生活环节,都对资金有着不小的诉求;然而,由于地域分散、利润率低、信用空白等诸多原因的存在,金融机构始终对这片“蓝海”心存敬畏。

  农村金融的现状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虽然艰难,但我国的农村金融并非一片空白,除了亲戚朋友之间的借款外,大概还存在三种途径。

  其一,以农业银行行情601288,买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银行系。

  熟悉的朋友可能了解,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本为一家,在很长一段之间内包括现阶段,他们是农村金融中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正规军。实事求是地讲,在扶持农村等政策的引导下,这两家机构曾经在农村贷款方面取得过相当惊人的成绩:譬如深入每家每户实地调查的“背包银行”,又譬如对每一亩地、每一种作物收成都了如指掌的信贷员;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1996年,由于市朝的需求,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受人民银行代管,基本具备“银行”性质,并主要承担了后者的涉农业务;之后,随着市朝改革的不断推进,背负着经营压力的重担,独立之后的农信社也开始对自身业务作出调整,开始更加青睐成本低、收益高的“大农户”,并谋求城镇市场的开拓,许多地区的农信社主体性质也从“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合作银行”再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变。

  换句话说,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农业银行、农信社两家银行首要经营目标从“支农”向“盈利”转变。

  其二,以个人、企业、小贷公司为主的民间借贷。

  随着数十年经济的发展,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农村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一情况下,有不少资金通过个人、企业或者小贷公司等各类主体向农民“出售”,即我们熟知的民间借贷。当然,众所周知,此类贷款往往带有一定的“灰色”色彩,存在利率偏高、缺乏规范诸多问题。

  其三,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半民间金融机构

  与纯粹的民间借贷相比,“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民资金合作社”等平台有着些许官方背景,由当地镇、乡一级政府,乃至村委会引导,并基于血缘或者熟人纽带设立的资金借贷平台;这一平台既避免了纯粹民间借贷平台利率过高等问题,也填补了银行贷款的空白,有着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不过,有一件事情应该值得我们注意:

  1999年1月,国务院发布3号文件,正式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

  换句话说,其实早在二十余年前,上述性质平台在我国就已经出现,但由于管理者金融知识缺乏、权责不清、风险意识不足等问题难以良性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农村金融参与者并不少,但却存在专业的“懒得动”,愿意动的不专业等令人尴尬的局面。

  农业的“硬伤”

  我国农村金融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局面,从宏观层面讲自然是市朝、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剪刀差”因素的存在,从中观产业层面讲,则在于农业自身存在的特点——利润率低。

  上周末,京东金融组织的农村之行,向我们生动展示了这一问题。

  霍庆典是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郭仓镇种粮大户,据其介绍,当地一年轮流种植小麦与玉米,小麦的生长周期大约为每年的11月——次年6月,玉米的生长周期大约为每年的7月——10月。

  而每亩地从种植到收割成本大约是1800元,小麦亩产平均1000——1200斤,玉米亩产平均1000——1500斤,以目前的粮价计算,每亩地大约可收入500多元。

  毫无疑问,每亩地仅仅500多元的收入,对许多家里仅有几亩、十几亩的朋友来讲,基本没有任何留乡务农的动力,“到城里打几天工都比这赚的多”。

  此外,如果种植经济作物的话,虽然收入可能会高一点,但价格波动过于严重,今年还是“蒜你狠”,明年就有可能是“蒜扔沟”了。很显然,对信息略显闭塞,不懂“价格波动与供求关系”的农民朋友来讲,很可能栽个大跟头。

  当然,利润率低的问题并非没有出路,规模化种植无疑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譬如上文提到的霍庆典,承包了大约200多亩土地,按照每亩收入500元计算,总计收入也有10万余元,并非一个小数目。

  不过,此时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想要进行规模化扩张,势必需要先期投入一笔不菲的资金去承包土地、购买设备、获得农料,这笔“原始积累”显然无法通过种地获得,或者说周期太长,但想要贷款的话,又会碰到银不愿意贷,民间借贷利率高等问题。

  那么,这一怪圈该如何打破呢?

  如何切入?

  要想打破怪圈,首先需要明白,怪圈是怎样形成的。

  农业生产利润低现金流少、资产少——无法完成担保、信用贷款且无法承担高额民间借贷——无法扩大种植、形成规模——农业生产利润低现金流少、资产少

  仔细观察,其实想要打破这一怪圈,存在两种方法:

  其一,提升农业生产利润;其二,为农民增信。

  当然,也可以从两处一同着手,譬如京东农村金融。

京东农村金融打破农业“硬伤”怪圈

  以京农贷在汶上的落地为例,京东金融选择了与当地的农资服务公司山东大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粮合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粮食质量并提高收购销售价格。

  据大粮公司董事长赵汝学介绍,他们可以为农户从种植到收割的全流程18个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的采购以及智能无人机喷洒农药、农作物首个晾晒等流程的辅助。如此一来,在给农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大粮公司亦能帮助农民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必要失误,保证农产品行情000061,买入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获得更高的售价,即提升农业生产利润。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梁公司为农民进行“增信”。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外来者”,京东金融对汶上当地缺乏征信记录的农民一无所知,但大粮公司就不一样了。

  通过多年的合作,大粮公司掌握了这部分农民朋友每年的粮食产销数据,也就是他们的营收状况,再通过长期的了解,对周围人的走访,就对每位合作伙伴都形成了一定的信用画像,然后,大粮公司从中筛选较为优质的对象,由京东金融提供贷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金融提供的贷款并非直接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而是由大粮公司以生产资料种子化肥等的形式发放给农户。

  仔细分析,其实在这一过程中,京东金融吸取了“供应链金融”与“消费金融”两者的长处,既达到了通过大型企业渗入行业的目的,又保证了贷款能够真正投入生产而非挪作他用。

  当然,提及贷款,还有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京东金融的资金成本。

  据了解,京东金融提供给农户的贷款年化利率在8.4%,很显然,作为贷款,这一数字并不高,这就意味着,在这一贷款过程中,京东金融并不能获取太高的利润。

  实事求是地讲,企业并非慈善机构,用做慈善的心态做生意,也无法长期坚持,曾经的农信社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此,京东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表示:“京东农村金融将打造农村金融生态圈,构建全产品链的农村金融,覆盖农户从农资采购到农产品种植,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金融需求,完整地向农户提供信贷、支付、理财、众筹、保险等全产品链金融服务。”

  换句话讲,贷款仅仅是京东农村金融生态圈的一部分,或许这一部分业务赚不了多少钱,但从集团层面考察,却能够有效助推京东各项业务在农村的落地。

  既帮助了农民、又保障了粮食安全,亦给自己带来了利润,无疑,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赞(0)
分享到: 更多 (0)
网站地图   沪ICP备18035694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846号